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特朗普税收大棒转向美国富人: 中国革命史的北美映射

2025-05-21

特朗普自己作为一个富人敢于向美国富人加税以缓解美国中下层民众疾苦,也许会引发广泛嘲讽。但从中国革命历史看,许多革命者恰恰就出身于富人家庭,或者他们自己就是富人,但这不能阻止他们体现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他们甚至为了穷人打天下,为此许多革命者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特朗普将对美国富人加税

特朗普关税战的困境与政策调整的必然性

自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其标志性的“关税大棒”策略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屡屡受挫。尽管美国曾试图通过加征145%的“报复性关税”施压中国,但除与以色列、英国达成有限协议外,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均以强硬态度回应,欧盟甚至制定价值20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关税战不仅加剧了全球供应链动荡,还导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陷入衰退预期,金融市场陷入波动。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开始转向国内财政改革,试图通过向富人增税与精简政府开支的“组合拳”,缓解联邦负债压力并重塑执政合法性。

向富人征税:经济调整的政治逻辑

近日,特朗普提出了一项争议性税收改革方案,计划对年收入超过250万美元的个人或500万美元的夫妇设立39.6%的新税率,同时取消私募基金经理的“附带利益”税收优惠,并提高企业股票回购税率至4%。这一政策与其首个任期大幅削减企业税至15%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多重考量:

美国联邦债务规模持续攀升,而此前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虽通过裁撤机构节省开支,但难以填补财政缺口。面对中下层选民对通胀和贫富差距的不满,增税政策可塑造“维护社会公平”的形象,呼应其“扶持劳工阶层”的承诺;

此外,中国、欧盟等经济体在科技与产业补贴上的投入,迫使美国通过税收杠杆重新分配资源以维持竞争力。

历史镜像:精英阶层的责任意识与政策悖论

特朗普的转向令人联想到中国革命史上出身富裕家庭却投身革命的先驱。例如,十大元帅中的罗荣桓、聂荣臻均来自地方望族,却选择放弃优渥生活,以“万人自由即我自由”的信念献身革命。这种历史对照揭示了精英阶层在社会变革中可能承担的双重角色:既可能是既得利益者,也可能是革命与改革的推动者。

特朗普看到了美国底层民众的疾苦

然而,特朗普政策的矛盾性亦在此凸显。他一方面宣称“税改应奖励劳动而非财富”,另一方面仍保留了对企业海外利润的优惠税率(21%),且其家族企业的税务安排屡受质疑。这种“象征性改革”与“结构性维护”的并存,暴露了富豪执政者调和美国阶级矛盾的内在困境。

博弈与挑战:政策落地的政治阻力

尽管特朗普增税提案旨在未来十年创造1.5万亿美元财政空间,但其通过仍面临多重阻碍。首先,共和党传统上反对增税,掌控众议院的保守派要求以削减社会福利为增税前提。其次,特朗普自己也担心“增税或迫使富豪移民”。

若美国率先提高资本税,可能加剧全球税收竞争,倒逼欧盟、中国等调整财税政策。

政策转向背后的历史隐喻

从“关税战”到“富人税”,特朗普的执政轨迹折射出全球化时代经济民族主义的局限性。政策的选择终究需超越个人或阶层的短期利益,回归国家整体发展的长远考量。然而,在资本与民粹的夹缝中,特朗普这一转向能否真正弥合社会裂痕,仍将取决于权力结构与利益博弈的复杂平衡。

返回